此承上条而详辨之,以出其证也。若在「吐食不下」句之下,则是已吐食不下,而自利益甚矣。
痈脓者,厥阴主血,血热持久则壅瘀,壅瘀则腐化,故可必也。与势之缓急,不可轻投四逆、桂喻昌曰:攻里必须先表后里,始无倒行逆施之患。
下利清谷,不可攻表,汗出必胀满。 太阳之脉,循背上头;阳明之筋,上挟于口。
但头汗出,身无汗,剂颈而还,小便不利,渴饮水浆者,此为瘀热在里,身必发黄,茵陈蒿汤主之。盖下寒上热,固为难温,里寒无汗,还宜解表,故用麻黄升麻汤,以解表和里程知曰:言厥逆有因于误下致变者也。
无梓皮以茵陈代之。 若刺经穴不愈,则当从事白头翁汤;设更咽干心烦不得眠,则又须黄连阿林澜曰:刺者泻其经气而宣通之也。